自從有一天坐著坐著開始肩頸疼痛到頭暈,至今已達一年又兩個月,追朔三年前,在睡獨立筒睡了五年後,漸漸腰痠,但都還沒到影響生活的程度。
第一次看診在遠東聯合診所,102年9月初,骨科 韓X雄醫師(新光也有門診)照了腰部X光,片子出來後醫師說:有一點側彎,不過在十度內沒甚麼關係,平常姿勢要注意,有空可以去復健,於是開始復健(熱敷/電療)
過了兩周,復健沒效,於是再看遠東聯合診所神經外科-溫醫師,溫醫師聽完我不到一分鐘的敘述,診斷我為纖維肌痛症,拿了衛教光碟和DM給我,開了千憂解和利瑞卡(纖維肌痛專屬藥物),服用利瑞卡一星期後,疼痛並沒有消失,服用過一次千憂解,半夜起床反胃嘔吐,胃痛兩天。
回診向溫醫師反映能否需要進一步檢查?醫師說:幫你排神經傳導和抽血發炎指數檢驗。
報告出來後,神經正常,發炎指數正常。醫師一樣開給我上次的藥。
接下來我又掛了遠東的風濕免疫科醫師(一樣在台大就診的醫師),他幫我排風濕性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的抽血檢驗。
報告出來後,排除非以上兩種疾病。
於是,我到住家附近復健科診所做復健,心想:死馬當活馬醫,繼續試看看~
期間,醫師開的止痛藥有吃過幾次,如果沒效,就不計繼續吃
每次熱敷電療後,一點改善也沒有,疼痛一直存在,頸部像被掐住似的,很不舒服~伴隨右耳耳鳴(姿勢性的時好時壞)
時間到103年1月,親友介紹至永和振興醫院找一位神經外科醫師-薛醫師(薛醫師人不錯,同時也在中山醫院有門診),薛醫師一樣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/肌肉鬆弛劑/睡前鎮定劑,同時教我兩種運動要我回家睡前和起床做,不過,好像每個人他都教這些。。。因為我姑姑耳鳴去找他看,薛醫師也請他回去做跟我一樣的功課。
回診三次之後,都是一樣開藥和複習功課,情況未見改善。
曾經問醫師:有沒有進一步的治療如打針之類的?
薛醫師:止痛藥吃得跟打的效果差不多,用吃的比較好,何必一定要打針?回去多做功課別想這麼多。
於是,又回到附近的復健科診所治療,一晃眼已經過了四個月,無法久坐久站超過兩小時,肩頸肌肉僵硬/背痛/腰痛/耳鳴,已經無法讓我正常工作,看起來像正常人一樣,卻無法正常生活。
接著復健科醫師介紹我去台大疼痛科找孫主任,當我說完病情後,孫主任說:你這比較像纖維肌痛。
正當他打算開藥結束問診時,我問醫師:請問是否有打針治療?我復健科醫師說您是這方面的權威。
孫主任說:是可以打麻醉在脖子,你真的要打嗎?麻醉退了也還是會痛。
在我堅持下,醫師叫我去旁邊診間準備打麻醉。
幾位助理還是實習醫師幫我注射麻醉藥,旁邊有影像輔助,大概是叫超音波影像注射之類的。
注射完到外面等候護士,感覺挺好的,因為疼痛和耳鳴真的消失(這樣不就代表耳鳴和頸部肌肉有直接關係?)
過三天後回診,我告訴孫主任:注射麻藥的確有顯著的改善,不過隔天下午疼痛又開始。
孫主任說:麻醉藥藥效有限,我開藥給你回去吃,你的纖維肌痛要試著和他和平相處。
領了藥又是:千憂解和利瑞卡
(不太明白為何醫生很喜歡開這兩種藥給肌肉疼痛患者?好像這樣就可以不繼續進一步治療,反正吃藥短時間也不會衰竭死亡)
於是,時間來到103年3月,我在家附近找到另一間復健診所,這位醫生人不錯,問診時間也不會很急,好像要趕快打發病人。陸續又復健四個多月(這次有加拉脖子),大約一星期去三天,每一次復健完並沒有改善,反而病情加重,痛點變更多了~~!!
一個月後,我請醫師幫我打類固醇治療
結果,打完後,其實沒任何改善~~
時間來到103年7月,此時疼痛到覺得人生已絕望。於是詢問醫師哪裡可以照核磁共振?
周醫師也在榮總為主任醫師,真是佛心來的!他說:你要照就幫你安排啊,滿足你的好奇心~
由於核磁共振一次需要健保給付一萬多元,多數醫師不願意幫肌肉疼痛患者排這樣治療(大概覺得無聊,浪費資源)
等候三個星期後,核磁共振報告出來,周醫師告訴我:診斷為脊椎空洞症~這種病比較罕見,也不能說絕症,但也不好治癒。於是他告訴我去找榮總神經外科陳主任看診,詢問脊椎空洞症的後續治療~
103/8月,陳主任看到核磁共振的片子告訴我:這種在病理學名上叫脊椎空洞症。位置在5~7節的頸椎位置,這個位置神經病變會影響到肩膀和上臂,如果不嚴重,不建議開刀,萬一開不好會癱瘓或死亡。
我問陳主任:我肩頸背腰都一直疼痛,有沒有甚麼方法改善?
陳主任:我先開止痛藥給你,安排神經傳導和肌電圖,報告出來再說。
我:但是主任,我之前有做過這兩種檢查,報告正常,吃止痛也沒有作用,那還有別的方式嗎?
陳主任:之前的報告寫甚麼我沒看過啊,你止痛藥吃哪些?有帶來嗎?你如果不信任我可以去找別的醫師。
過了兩周報告出來,陳主任說:報告正常。我認為你的脊椎空洞和你肩頸背痛無直接關聯。
於是要我轉診去神經內科找王主任。(脊椎空洞一事就這樣不了了之)
王主任也是有名的醫師,我在網路上查過,王主任專治頭痛。
於是我去找了王主任看診。
王主任人親切,病患多到爆炸,當天就掛了192個。護士要病患填詳細的頭痛問券,大概有六七張雙面,裡面有很多選項,約花了半小時寫完。
王醫師問我:你頭甚麼時候最痛?
我說:我不是頭痛,頭痛是有時候肩頸太痛合併一起,比較困擾我的是肩頸僵硬和腰背痛。
王醫師:所以你不是頭痛? 我知道有一種藥可以治療全身痛,不過要吃三四周才有效果。
那你約診兩周後吧,提早的話我也只會聽到你反映的副作用,先回去吃這藥看看。
王主任開了:平躁錠。(憂鬱症用藥)
不免好奇上網查一下有沒有網友寫吃這顆藥的反應。(評價不太好,有人反映吃了身體很累但精神很好,相當後悔吃了一年)
103年9月,覺得復活的機率越來越渺茫,不知何時才能有正確治療方向。
於是又回去找永和振興醫院薛醫師。
薛醫師幫我做簡單判斷,壓腿/壓脖子等。。。他說:神經都正常,如果有問題手和腿會麻或刺痛。脊椎空洞應該是疊影造成,你的神經正常,不可能是脊椎空洞,空洞的病徵不會如此。
於是一樣開給我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以及睡前鎮定劑。
103年10月,我媽朋友介紹新光醫院神經外科蔡明達主任。蔡主任人很好,耐心聽完我濃縮的病情,我告訴他11月已經排了榮總核磁共振胸椎檢驗,下次報告出來帶過來給他看。
蔡主任說:好,因為目前聽起來像是肌肉疼痛,只能等進一步的檢查報告出來在討論。
我有帶之前吃過沒用的止痛消炎藥給他看(都是非類固醇止痛),醫師幫我開了另一種的止痛試試看。
我還問蔡主任:是否有一種頸部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以治療?
蔡主任很好心告訴我:那個我沒有在做,你可以去陽明醫院找劉金亮主任,他專門在做這種治療。
PS。由於背時在很痛,佛心來的榮總復健科周清隆主任幫我安排胸椎核磁共振。(上次頸部核磁共振也是他安排的)
103年11月初,我見到神經外科-劉金亮主任,他聽完我的病情就說:我幫你打針治療,哪邊最不舒服? 從肩膀開始好了。
護士拿給劉主任一隻很長的針,從肩膀靠近脖子的一個位置把針插進肌肉,醫師拿針筒在肌肉上戳好幾下(原本以為一針打進去就結束),原來醫師在找發炎的肌肉,找到發炎的肌肉在周圍注射藥劑。
劉主任說:正常的肌肉不會痛,發炎的肌肉被針插到會跳動,你也會感到比較敏感和疼痛。
平時起床肩膀往下壓會像刀割般的疼痛,注射完隔天竟然那個痛消失了。
目前正在治療中,希望有更令人開心的治療結果。
未完待續